北京朗瑪電銷卡批發

 卡商   2020-02-26 15:22   925 人閱讀  0 條評論

北京朗瑪電銷卡批發“十三五”以來,我國農業信息化水平明顯提升,基礎 設施能力不斷增強,信息化服務模式持續創新,服務手段不 斷向移動互聯化發展,農業生產經營加快向數字化網絡化邁 進。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領域的應用不斷深 化,各地智慧農業和農業物聯網應用蓬勃展開,農業生產智 能化水平和精準化程度不斷提升,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以及 增加廣大農民收入做出重要貢獻。 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方向及特點 具體來說,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呈現以下幾個方向和 特點。 (1)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互聯網+農業” 支撐條件不斷改善。 截止到2017年年底,全國行政村通寬帶的比例達到 96%,4G實現城鄉全面覆蓋,每百戶農民手機擁有量超過 300部。自2015年起連續三年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 把智能手機打造成“新農具”。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寬帶服務 力度,擴大光纖網、無線寬帶網在農村的有效覆蓋,進一步 縮小城鄉差距,提升寬帶速率,為農村農業的信息化、現代 化發展奠定基礎。 (2)綜合信息服務不斷完善。 拓寬12316“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的內涵,全面實 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通過益農信息社和村級信息員這個 “端”,建成覆蓋全國60萬個行政村的大“網”。線下設立 服務窗口,線上推廣“三農”服務熱線,為農民提供生產生 活信息服務,包括公益服務、培訓體驗、便民服務、農產品 電子商務服務等。通過手機端觀看網絡直播、登錄平臺學習和 參與網上活動,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包括種植產前、產中、產 后,品種選擇、育苗選苗、病蟲害防治,以及農產品的品牌打 造、農場管理,圍繞整個農業產業鏈條上的內容板塊等提供信 息服務。讓農民群眾搭上互聯網快車,以信息化引領支撐農業 現代化發展,從農民指尖開啟農業農村信息化新征程。 (3)智慧農業云數據中心成為推廣農業云平臺管理和應 用服務的基礎。 各地紛紛構建農業資源要素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推進涉 農信息資源整合和農業大數據開發利用。如建設現代農業地 理信息系統和農業信息網,通過衛星、氣象、互聯網設備等 技術手段獲取農業相關的數據,整合分析并進行數據關聯, 獲取作物的最佳種植時機、產量、施肥量、品質等數據, 實現農業各環節間的數據溝通,作為農業向數字化轉型的數 據基礎。通過打造網上農博會等互聯網信息平臺,普及農業 微信、農技通APP等移動互聯網應用,實現農業生產由生產 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為加強農村事務信息化管理,各地積 極開展農村產權交易信息化平臺建設。各地推進農村多規合 一、農房設計和農村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化,從而促進農村治 理現代化。通過構建農村承包土地流轉交易服務體系,實現 以信息化手段解決土地流轉問題。 (4)農業生產智能化精準化持續深入。 隨著國家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智能農業項目和農業部農 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的深入實施,在全國范圍內總結推廣 了426項節本增效的農業物聯網軟硬件產品、技術和模式, 有力推進了農業節本增效和生產智能化管理。未來將進一步

本文地址:http://www.zhuaww.com/index.php/post/63.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dashuai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評論已關閉!